张仲景对后世影响(张仲景有啥能耐,敢领受“医圣”职称?)

发布:2023-05-10 07:02:53

作者 洪无忌

学中医的不知道张仲景,好比学书法的不知道王羲之一样,完全不可思议。张仲景到底有什么本事,近二千年来被人们顶礼膜拜,尊为“医圣”?

不管是东方、西方,还是中医、西医,刚开始治病时,其实都很简单,就是用“试错法”。

某人患了某病,慌乱间找来一堆杂草树叶,胡乱地给他吃下去。结果呐,有时命好痊愈了,有时点儿背挂了……好几辈人,无数次试错,终于发现有些杂草树叶能治某病,病与药之间被联系起来了。这就是经验,以后再碰到类似情况,就依样画葫芦。结果呢?不外乎惊喜!意外!刺激!

治病这种事,上古时,大抵上都是巫师们垄断的营生。我们有个传说“神农尝百草”,一天中毒七十次,得茶而解。我琢磨,这就是试错!他可能病了,或饥饿难忍,胡乱抓些草来治病或充饥,有的草友好,有的闹人。但他有法子——喝茶!茶这种东西,清热解渴,醒脑止泻。吃得中毒了,喝点茶,不发热口渴了,还精神振奋,于是他就有办法试验很多种野草,有的能充饥,有的能治病。最后,一个农夫,或一个巫师,或一族人被神话了,成了医药和农业的开创者。

拿药治病,这是最粗浅的思路。开始纯粹靠经验,现在好一点,靠精心设计的实验,但思维水平真没进步多少。老百姓也好,专业医生也好,大病来袭,闪过脑子的第一个念头还是“有没有特效药”?像这次新冠肺炎流行,有多少人找特效药,而那些中外“特效药”又忽悠了多少人?有什么办法,治病的思维水平太低了嘛!

比“试错法”更先进一点的是“执方治病”,就是把几种药组合起来,用这个方子去治病。可能是古人反复试错之后,觉得用几种药配合在一起治病效果更好,于是就拟定了一个方案。最初,这些方案都很具体、很个人,后来反复试错有效就固定下来,摇身一变成了方剂。剂者,齐也。能恢复正常、等齐于常人的治病方案,就叫方剂,俗称方子。

“执方治病”的思路还是很初级,不过是拿着方子去对应疾病。尽管如此,方子照顾全面,效果也应该好,优于单味药。或许有人以为只有中医才有方子,非也!西医也有,那些《指南》不就是方子吗?拿方子治病考虑必定复杂,不太好把握,放在一般地方,那水平最低也得是个“副主任”吧?

既然“执方治病”有不少优点,水平也似乎较高,所以在张仲景之前与之后,人们就大力研究、收集起来。《汉书·艺文志》就记有“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像《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等等,可谓洋洋大观;唐宋以下流传下来的方书更是汗牛充栋。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么多的方子,怎么用呢?虽然,方子和疾病对应,但实际情况是,治一个病,流传下来的方子何止十数百数,你知道用哪个方子才对才好?这个巨难的问题被张仲景解决了,也正是因为解决了这样一个巨大的问题,他才荣膺了“医圣”职称。

张仲景怎么做呢?首先,他把人体与疾病抗争的情况分作六个类型,分别叫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其次,他又在每一类型中区别出各种特殊情况,明确在该种情况下,应当使用什么方子治疗:或主之,或宜之。这样一来,他就彻底改变了“执方治病”的思路。

简单说,治什么病、用什么方子,一是取决于病患的反应为何种类型,二是取决于在该类型中病患的特殊表现。用张仲景的话说就是:“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这个观点与方法,被后世人称作“辨证论治”。

什么叫“观其脉症”?观者,谛视也。“常事曰视,非常曰观。”观,就是郑重、细致、严谨地诊断。观什么呢?脉症!脉是客观体征,症是主观感觉。把病人的主客观表现郑重、细致、严谨地加以考察,目的是什么?知犯何逆!犯者,干也。逆者,迎也。了解究竟是什么“玩意儿”干扰,让疾病不得痊愈。然后,根据确定不移的证据,集中火力针对这个“玩意儿”去治理——“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眊!”

“辨证论治”比起“执药治病”“执方治病”有什么优点吗?当然有。“执药治病”“执方治病”都是针对具体疾病去的,用什么药、什么方子完全靠经验,而“辨证论治”是靠理论;用一个理论原则,代替无数碎片化的经验,可操作性提高了何止万千。更妙的是,有了“辨证论治”这件武器,我们可以无视具体疾病,只需把握病患的反应类型和特殊表现就可以放手治疗了;换句话说,见过的病能治,没见过的病也能治。像这次新冠肺炎,以往谁见过?中医不是照样开方治病吗?效果如何,自有公论,就不用我赘言了吧。

仲景先生有大功于世,笑纳个“医圣”职称名至实归。《晋书·皇普谧传》有云:“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定方,就是确定方子的使用原则。这句评语极准,且见识不凡。

噫,仲景,其有知音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