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最后是怎样死的(建安七子之冠的王粲是死于张仲景的预言,还是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疫)

发布:2023-05-10 07:01:09

某一天,曹丕带着太子府的幕僚们来到王粲的坟前。秋风扫过,静默有倾,曹丕忽然对群臣说道: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那么我们就都学一声驴叫给他听吧!说完,自己便惟妙惟肖地学了一声。于是,空谷中回响起一声声的驴叫……

在经历了一番明枪暗箭、尔虞我诈的争斗后,曹丕如愿以偿地成为魏王的接班人。但是,曾经的隐忍岁月里,陪伴他的文友们:徐幹、王粲、应玚、刘祯、陈琳……都没能见证今天的自己。他们曾同乘并载,浮瓜沉李、悲笳微吟,弹棋、旅食……而现在五官中郎将只能在友人的坟前学上一声驴叫。这大概就是古人常说的“悲寂寥”吧!

悲伤、寂寞,又无聊!

张仲景最后是怎样死的(建安七子之冠的王粲是死于张仲景的预言,还是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疫)

“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这是曹丕对王粲的评价。王粲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诗、赋、论、议俱佳,尤善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而且他记忆力超强,碰乱别人的棋盘能瞬间复盘,扫一眼古碑便能默写碑文。

虽然是世家官宦子弟出身,王粲却能深得当世大佬们的喜爱,连彼此水火不容的曹丕和曹植在王粲死后,都在以无比真挚的情感用各自的方式纪念他。曹植为他写的《王仲宣诔》,堪称魏晋诔文之杰作;曹丕更是为他带着群臣们一起学驴叫。

可惜,如此招人喜欢,又有才华的王粲,四十一岁就死了,而且死因颇为离奇。

“建安七子”之冠——王粲

关于王粲的死《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仅用来八个字: “道病卒,时年四十一”。而曹植在《王仲宣诔·序》中也只说是“寝疾弥留,吉往凶归”。至于王粲究竟死于什么病,似乎都没有说清。不过在几十年后,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胗(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张仲景碰到二十岁的王粲,预言他在四十岁时会掉眉毛,然后不治而亡。建议他服用五石汤预防。风华正茂的才子王粲自然是不信,更没有喝什么五石汤。但是二十年后王粲竟真的“眉落”而死,简直不可思议。

张仲景

这个故事在《太平御览》、《何颙别传》中也有记载。王粲究竟死于什么病?按照古籍中的记载,普遍认为王粲死于麻风病。现代医学所说的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潜伏期长,严重时会导致肢端溃烂,眉发脱落,身体畸形。古代医籍中的“疠”、“癞”等病与麻风病很相似,古人认为这些病症都是风邪所致。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下·恶风须眉堕落候》:“八方之风,皆能为邪。邪客于经络,久而不去,与血气相干,则使营卫不和,淫邪散溢,故面色败,皮肤伤,鼻柱坏,须眉落。”

《诸癞候》:“风癞者,风从体入。或手足刺痛,风冷痹痴。不治二十年后,便成大患,宜急治之。”

前文中提到的五石汤,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载,五石汤以紫石英、钟乳、赤石脂、石膏、白石英为主药,主治“产后卒中风,口噤,倒闷吐沫,瘛疭,眩冒不知人”。这么看来五石汤似乎正是对症之药。

建安七子

但是不管是现代医学中的麻风病,还是古代所称的“疠”或“癞”,都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王粲死前一两年所作诗文,并没有关于自己的疾病的任何描述。相反,其诗句“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从军诗》)等,还不时流露出诗人的雄心壮志。曹植在《王仲宣诔》中也说“如何奄忽,弃我飘零”,足证王粲不是死于逐渐发展的疾病,而是猝然染疾或旧病突发而亡。

王粲究竟死于什么病?撇开张仲景的传奇故事不谈,从正史出发,王粲死于公元217年,这一年是建安二十二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后汉书》

这场瘟疫,来势凶猛,而且持续时间长。曹植在《说疫气》描述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疠气流行之下,出征的军队也未能幸免,司马懿的弟弟司马朗在出征的军队中染疫,最终不治而亡。

“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记“干、琳、玚、桢,二十二年卒。”曹丕曾在《书与元城令吴质》中写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大意是说建安名士如徐干、陈琳、应玚、刘桢,都是因这场疾疫而死的。我们不难推论,王粲或许也是死于这场大疫。

大疫来时,名人雅士、世家官宦亦不能幸免!#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