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称帝篇:集先秦各种君权观念之大成的始皇帝

(1/34)
在中国古代史上,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和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两个影响极其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前者集先秦政治文化之大成,确立了此后两千年的基本政治制度;后者把儒家推上了统治思想的地位,为此后两千年的主流文化和学术发展确定了基调和方向。这两件大事标志着皇帝制度及其法定意识形态的确立。
中国古代政治传统历来讲究“圣王制度”、“新王改制”。据说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后,新兴的圣王必须“与民变革”,具体措施是:殊徽号,易服色,改正朔,异器械,考文章,权度量等。秦始皇自诩“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箸纲纪” (1) 。他仿效“新王改制”故事,不仅使秦朝的尊号、服色、正朔、礼仪等有别于前代,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定制立法活动,使“大一统”政治理念物化为若干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法制。这套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础框架此后通行了两千余年。这是界定秦始皇历史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大一统”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政治体系。这个社会政治体系集先秦政治文化之大成,其主要构成是:综合百家的统治思想;郡县制、官僚制、等级制三位一体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与这套制度相匹配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秦始皇还为这套制度设计了一个显赫的政治文化符号—— “皇帝”。从此正式产生了寿命长达两千余年的皇帝制度。许多史学家把帝制的建立作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起点。这就使秦始皇成为一个历史篇章开端的标志性人物。
如果把政治制度及其演变作为社会政治历史进程的主要线索和界标的话,那么一部有文献可考的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史可以称之为中国君主制度及相关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因为自夏、商、西周到宋、元、明、清,中国大地上只存在过一种政治制度,即君主制度(包括这种制度的各种变态形式)。依据政体及各种相关制度的基本模式,中国古代君主制度又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大历史类型,前者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原生形态,可以称之为“宗法等级式君主政体”,后者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发展形态,可以称之为“中央集权式君主政体”。夏、商、西周的国家形态属于前者,秦汉以降的国家形态属于后者。两大类君主政体又有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作为宗法等级式君主政体的成熟形态,西周政治制度及相应的社会形态最具典型意义;作为中央集权式君主政体的成熟形态,唐宋政治制度及相应的社会形态最具典型意义。在宗法等级式君主政体和中央集权式君主政体这两大历史类型之间还有一种混合类型,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