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风落叶下长安

(1/20)
霍邑大捷之后,唐军马不停蹄,乘胜南下。于丙戌日顺利攻入临汾郡(今山西临汾),接着又攻克绛郡(今山西新绛)。
攻下绛郡的第二天,关中一股义军的首领孙华,率领一万人马和大批的枪械辎重,前来归顺。
唐军此时已有十二万之众,声势大张。兵精马肥,民心所向,正是一鼓作气,直下长安的大好时机。
不料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渊的属下将领们,却在是否攻打河东郡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河东郡凭山据河而建,城池异常坚固。眼下有隋左武侯将军屈突通率兵据守。屈突通乃是大隋名将,不仅骁勇异常,而且智略过人。在霍邑被唐军围攻失陷的时候,他隔岸观火,不肯发一兵一卒前往救援,只坚守河东郡城以图自保。
李渊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裴寂说道:“屈突通拥有精兵三四万之众,凭坚守城。我们若不攻下此城,合之而去,日后倘进攻长安不克,前有朝廷大兵拒挡,后有屈突通率河东之兵来援,将腹背受敌,实乃危道。以在下之见,不如先集中兵力,攻克河东,然后再挥师西进。长安依仗屈突通作为外援,屈突通一旦败亡,则长安必破无疑。况且,河东乃是重镇,若不攻克,如何扬我军威,让群雄来归?”
裴寂说完,众将领亦纷纷求战。自霍邑城攻下之后,唐军又连克临汾、绛郡,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连续的胜利已使这些将领们头脑发热,以为小小的河东城可以轻取,都想趁热打铁,夺下河东,以绝后顾之忧。
李世民静静地听众人说完,才不紧不慢地说道:“众位将军欲攻打河东,心情原可理解,但眼下却不合时宜。兵法历来重视权变,而权变的关键在于神速,所谓‘兵贵神速’。我们的目标是攻取长安,现在正应挟屡胜之威,抚归顺之众,鼓行而西。若是为了一座河东小城,在此淹留纠缠不休,坐费日月,士气丧失,必误了人事。况且关中一带,有无数举义豪杰,无所归属,正盼着我们早日前往招抚。时日一久,也会离散。至于屈突通其人,并非隋室心腹之将。如今局促一隅,不过是为了保存实力,以观风向。倘我进军顺利,攻克长安,他断不会继续与我为敌。以此来看,我大军渡河西进,径攻长安,陷入腹背受敌之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功者难成易败,机者难遇易失’,当此之时,我等万万不可‘失机’。当年杨玄感不肯接受李密‘军事贵速’,‘不可稽留’的上策,先是围攻洛阳,在西退的路上又滞留陕州,强攻弘农宫,从而失去了袭取关中的良机,终于为追兵所及而败亡,此惨痛教训,不可不记。”
李世民说完,刘文静、王长谐等人极表赞同,其余众将则一